close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


  在人們的印象裏,煙草不僅能夠提神醒腦推動文思,生命禮儀而且時尚雅致為難得之物。


  中國人抽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1575年,煙草由呂宋傳入臺灣、福建。1579年,利瑪竇把鼻煙帶入廣東,中國吸煙人口大升。在文人墨客的推動下,香煙逐漸成為與酒、茶鼎足而三的清雅之物。各階層也紛紛起而效尤。故此,敬煙慢慢作為社交媒介流行開來。


  殊不料,隨著現代科學的進步,抽煙對健康的危害顯現出來。然而,煙草文化早已根深蔓高去之不易。煙民的韌性頑強足以證明控煙的困難。他們往往一邊說著“吸煙等於慢性自殺”,一邊抽出煙卷吞雲吐霧起來。如果遭到勸阻,煙民常常怒斥道:“煙都不抽,活著還有啥意思?”他們還常常搬出名人、偉人的例子作辯護。確實這種出名的“煙槍”歷史上俯拾皆是。


  中國控煙的力量一直不足:上缺少法律的強力支持,下沒有民眾意識的跟進。煙草蔓延的趨勢代代相傳,煙草大國的帽子也戴得結結實實。國際煙草巨頭在本國受到打壓後,也紛紛看上了中國這塊肥肉,畢竟煙民4億是個潛藏著巨大利潤的美好數字。他們使用了很多方法在我國盡力延長煙草的生命。


  令人高興的是,覺醒也在發生。奧運之前,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辦、中國青年報社與如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青少年遠離煙草行動”,就掀開了一個“無煙中國”的新篇章。這一活動,旨在通過開展一系列控煙宣傳教育活動,讓青少年清晰認識吸煙的危害,遠離煙草,珍愛生命,從源頭上控制煙民數量的增長。特別是在北京申奧成功後,控煙一點點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各種力量在匯集,而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推廣。


  無煙學校、無煙病房、無煙社區等等在各地艱難而倔強地生長。人們發現,吸煙不再是個人的事、個人的權利,因為它也影響到了別人的健康。


  “叔叔,我們正在創建無煙學校,請您不要在學校吸煙好嗎?”上海市五年級小學生顧雨露告訴記者,自學校開展無煙學校創建活動以來,每當看見來學校接孩子的家長或者來學校辦事的人員在學校裏吸煙,他總是上前進行勸說制止。顧雨露所在的上海市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專門有個“無煙學校”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


  千裏之外,曾獲全國勞模稱號的山西大同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康亞荔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不同的是,他的戰場在病房。“以前病房的門後邊、暖氣片和床頭櫃底下全部是煙蒂,墻上也有很多摁煙頭的痕跡,好多病人陪護人員在病房裏走廊裏吸煙,你上去勸還不聽,我們有的大夫也在診室裏抽煙。但是現在這些現象基本不存在了!”


  習俗和習慣很頑強很堅強,不過只要人們自覺起來事情還是有轉機的。上海市楊浦區海揚居委會今年63歲的居民王子文有著近40年煙齡,因老伴在煙廠上班,單位經常發整條的香煙。多年來,王子文不但自己吸煙,逢年過節還拿家裏的香煙送給親朋好友。去年,因兒媳懷孕,家裏搞起了“無煙家庭”。王子文不但自己成功戒了煙,還勸親朋好友參與無煙創建活動,家裏不設煙具,來了客人也不敬煙。去年春節期間,孫子的滿月酒也辦成了無煙酒席,酒席上不設煙具不敬煙。


  “一定要把正確的信息傳達給廣大群眾。”生命禮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主任、“邁向無煙中國”項目組委會負責人楊功煥這樣告訴記者,“現在吸煙有害健康,二手煙危害更大是已經被科學反復證明的科學結論。如果一位父親在自己家裏抽煙,對家人的危害很大,尤其對肺部發育還不完善的孩子,危害更大。”她認為,中國的控煙之路很漫長,不過人們從身邊的點滴做起終有滴水穿石的那一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果的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